杜拉斯:如果不当作家,我就当妓女
杜拉斯:如果不当作家,我就当妓女
二十世纪时,法国不缺作家,就算是女性作家,也有不少。
波伏娃,她的同性恋身份,以及与萨特之间那段既奇特又充满深情的恋情,已使她在女性作家中显得格外独特。然而,与波伏娃相较,杜拉斯更是独树一帜,堪称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当之无愧的奇葩之最。
她敢于在公众视野中直言不讳地讨论两性话题,自从《情人》一书问世,杜拉斯的名望便攀升至顶点。
但在这本自传体小说之中,她甚至毫不掩饰地对外宣称: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我会是个妓女。
《情人》作为杜拉斯晚年创作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她平生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该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赢得了众多奖项。在电影中,充斥着大量大胆的镜头;而在原著小说中,同样不乏直白的描述。
但是你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写得一点都不脏。
但快40岁的时候,王小波读了《情人》,认为是一本绝顶好书:
四十岁将至之际,我邂逅了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情人》,并由此领略了小说所能达到的文学高度。该书之卓越之处杜拉斯后来的感情生活,在于其描绘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节奏。
这本绝顶好书,却是杜拉斯的自传性作品。
在杜拉斯的这部作品中,一位15岁的少女拥有了一位中国恋人,而在描述他们的性爱场景时,她如此描绘:
肌肤有一种五彩缤纷的温馨。
他哭泣着,同时进行着那项活动,起初是忍受着痛苦,痛苦消散后,便陷入了沉醉,她因此发生了变化,逐渐被深深吸引,缓缓地被拉近,被引领至愉悦的境界,最终完全沉浸在那份愉悦之中。
大海是无形的,无可比拟的,简单极了。
而故事中这段传奇的爱情,也是15岁的杜拉斯身上发生的。
自15岁起,她便执着于追寻那永恒不变的爱情,即便岁月蹉跎,身体渐衰,身旁依旧陪伴着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
对我来说,爱并非肌肤相亲的亲密,也非日常饮食的必需杜拉斯后来的感情生活,而是一种永恒的渴望,是困顿生活中不屈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追求爱情,然而她所追求的并非仅限于某个特定的人,她所追求的是爱本身杜拉斯后来的感情生活,那是内心深处的渴望,是灵魂深处的不懈追求。
由于这股渴望,她并非因倾心于某位特定之人而对爱情心生向往,恰恰是因对爱情太过痴迷,当在恋人身上无法感受到爱情时,她便需重新去寻觅。
多年以前,杜拉斯初涉人世,她并未有幸降临于富贵之家,反倒是诞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之中。
父亲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自她降生不久,便跟随父亲踏上了远渡重洋的艰辛旅程。
遗憾的是,在她年仅7岁的时候,她的父亲便不幸离世,杜拉斯与母亲相依为命。身为女性,她承受了无尽的艰辛,为了支撑整个家庭,她的脾气也愈发暴躁。
在外面受了气,不敢对外人发,回到家就发在孩子身上。
但母亲再不好,也没让孩子们饿死。
杜拉斯在十五岁那年开始了中学的学习生涯,由于就读的学校距离她家较远,然而作为一个出身平凡家庭的孩子,她别无选择,只能每天乘坐公交车前往学校。
每次往返学校,她都要和一群粗鲁的人挤公交车,乘船。
不管是在船上,还是在车上,杜拉斯都是最白的杜拉斯:如果不当作家,我就当妓女,也是最显眼的。
生活困顿,导致她无力装扮,她缺少华丽的服饰,加之营养不足,她的身体发育尚未启动,胸部娇小,宛如孩童的胸脯。
尽管如此,她依旧很美,精致的脸蛋依旧很吸引人。
某日,一位出身豪门的年轻人向她攀谈,那人的年纪已颇大,简直能当她长辈。
令人费解的是,两人交谈不久,那名男子便提出要送她返回住所,而更为令人称奇的是,杜拉斯竟然同意了这一提议。
这个男子是一个花花公子,这是他一贯用的泡妞手法。
坐在车厢内,那名男子不紧不慢地伸出手,慢慢滑向杜拉斯的双腿,令人称奇的是,她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抗。
从那以后,她成了别人的情人,她也有了一个中国情人。
成为他人情妇后,杜拉斯的生活水准显著提升,她开始光顾豪华餐厅,出入娱乐场所,且享受着学校提供的专车接送服务。
一开始,那个花花公子并没有碰杜拉斯,他只是一个劲地说爱她。
可杜拉斯不喜欢这样,她更想男人像饿狼一样扑上来。
她告诉男人:
我宁愿你对我无动于衷,哪怕你对我有所情愫,我也期望你能像对待其他女性那样行事。
男人说他很孤独。
她说她也是。
母亲得知她成了他人的情妇,只是轻声告诫她需适度行事,毕竟家中目前急需用钱。
为了钱,她就算做别人的情人也没什么。
母亲持有偏见,她不仅对自己身为法国人的身份感到自豪,而且对他人也抱有轻视的态度。
随后,她的情人在追求家庭财产援助的驱使下,无奈地与一位她并不中意的女子结为连理,与杜拉斯的恋情亦随之告终。
多年后,杜拉斯重温往昔少年时期的情感经历,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情人》这部流传千古的杰作。
杜拉斯的情人身份曝光,随即招致了众多世俗的偏见,如潮水般涌来,连绵不绝。她被指责为道德沦丧的女性,被诬为缺乏教养的少女。
有人说她不要脸,因为十几岁就干了这样的事情。
学校中的其他人同样对她抱有偏见,她的同学们纷纷疏远她,无人与之交谈,使得她如同孤岛一般孤立无援。
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只能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
但母亲依旧告诉她:
你以为这事儿已经翻篇了?在那些殖民地,你是不可能步入婚姻殿堂的杜拉斯:如果不当作家,我就当妓女,你真的清楚这一点吗?
杜拉斯并未将母亲的这些话放在心上,母亲的看法属于一种古老且通俗的思维方式,许多人仍旧生活在这样的观念之中,然而杜拉斯显然并不属于这一行列。
在她眼里,结婚只是自己的事情。
“我愿意的时候,管他什么地方,我都可以结婚”。
她赴巴黎深造,主修数学,原本计划毕业后投身于数学教育领域,成为一名数学教师。然而,由于一位男性的出现,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数学,转而投身于法律学习。
她对他情有独钟,然而他对于数学并无太多热情。他有意与杜拉斯结为连理,却也对杜拉斯坦言:
我哪想娶一个数学家,数学家会喂养孩子吗?
杜拉斯曾投身于法律学习,然而那段情感并未持续太久。她已不再渴望成为教师或律师,内心深处渴望着创作小说,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杜拉斯对爱情的追求尤为强烈,她渴求着爱情,然而世间之爱往往转瞬即逝。她的情人们频繁更迭,尽管她对每一次爱情都投入了真挚的心意,但彼此间的爱情却始终难以持久。
多年后,她如此描述这些往事:
我常对与我同住的男人进行欺骗,我总是选择离去,这样的行为挽救了我。我是个不忠实的女性,尽管并非始终如一,但大多数时候我确实如此。换言之,我偏爱这种方式,我所追求的是爱情,我钟爱这种情感。
她爱的是爱情。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