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正文内容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admin10小时前百科大全1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从文学到电影——《狄公案》与《神探狄仁杰》

狄仁杰,生于唐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逝世于武则天久视元年,也就是公元700年。他是唐代并州太原,即现今山西太原地区的人氏,字怀英。在武则天执政期间,他担任过宰相,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生涯中,见证了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不同的时代。狄仁杰担任官职,正如老子所说:“圣人无固定之心,以民众之心为心。”他勇于挽救无辜之人,不惜违背君主的意愿,始终坚守着关爱百姓、不惧权势的品格。他始终身处朝廷高位,心系民众疾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唐室之柱”。

后人依据狄仁杰的生平事迹,创作了众多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其中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著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尤为知名。高罗佩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偶然间接触到中国通俗小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狄公案》,深受吸引,便将其翻译成英文,并于1949年在东京出版发行。

高罗佩仅翻译了这部作品的头三十回,即所谓的“三大奇案”,这部分内容对应古本的《狄公案》。而接下来的三十四回,据推测可能是另一位作者在参考了《武则天外史》或《则天外史》之后,在《狄公案》的后续部分添加的。这部分内容并未讲述一个完整的案件,其主要情节涉及“秽乱春宫”,整体格调较为低俗,因此高罗佩并未对其进行翻译。

译本问世后,众多读者纷纷向高罗佩提出希望他能继续翻译类似的中国小说。然而,高罗佩对此感到颇为不易,因为“寻觅一本既能迎合现代中国人,又能满足西方读者口味的此类小说实属不易”(摘自《大唐狄公案》作者自序)。于是,他决定重新整理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在此基础上,他共创作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这些作品在西方世界一时风靡,屡次再版。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1张

高罗佩,生于1910年,卒于1967年,其字为笑忘,号芝台,是一位荷兰籍的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

《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陈来元等人为其译成中文,并于1986年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到了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与三环出版社重新发行时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该书更名为《大唐狄公案》。自此,该书在中国广受欢迎。

自1998年以来,狄仁杰题材的电视剧已陆续推出了八部,而关于迪斯尼和好莱坞等众多影视公司计划制作狄仁杰作品的传闻也时有耳闻。尤其是近期在中央及众多地方电视台热播的《神探狄仁杰》,其迅速在中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些影视作品普遍以狄仁杰的侦探故事为核心内容。

小说里将狄仁杰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因此,狄仁杰获得了“神探”的美誉。这样的称号是否恰当呢?

狄仁杰“神探”的称呼合适吗?

狄仁杰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他,出身于并州太原(现今的山西太原),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降临人世,家庭背景为一位普通的官僚地主。他的祖父狄孝绪曾在贞观朝担任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则官至夔州长史。狄仁杰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通过明经科的考试脱颖而出,踏入仕途,并在汴州担任判佐一职。

时为工部尚书的阎立本,他负责工程建设,相当于现今的建设部部长。他被任命为河南道的黜陟使,这是隋唐时期全国划分为十几个道,亦称作监察区,中央派遣官员前往巡视的职务,类似于现代的巡视员。其中,“黜”字与“罢、免、夺”等词意义相近,均指免去官职。狄仁杰遭受官员诬陷,阎立本负责审理此案,经过调查,他不仅揭开了事件的真相,还发现狄仁杰是一位德才双全的杰出人才,将其誉为“河曲的瑰宝,东南的珍品”,遂推荐狄仁杰担任并州都督府的法曹一职。

从此,狄仁杰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家生涯,先后担任过如下官职:

并州法曹参军,历任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又担任宁州刺史。后升任冬官侍郎,持节江南巡抚使,官至文昌右丞。再转任豫州刺史,复州刺史,后为洛州司马。官至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曾任彭泽令,魏州刺史,官至幽州都督。又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最终拜纳言,官至右肃政御史大夫。

从他的过往事迹以及传记资料中可以得知,狄仁杰的身份定位应当是唐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不仅仅是擅长断案,抑或是将一生都奉献于断案的神探。这是首要的一点。再者,"神探"这一称呼,在现当代或许常见,但在唐代乃至更早的时期,至少在狄仁杰的时代,这样的词汇并未出现。那么,为何人们对狄仁杰的断案事迹会如此感兴趣呢?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2张

史料中可以找到相关证据。《旧唐书》中提到:“他逐渐升迁至大理丞,每年审理了上万七千人的案件,当时被誉为公正宽厚。”这一记录发生在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狄仁杰当时年满四十七岁,被授予大理丞一职。大理丞是负责审判的官员,官阶为从六品上。根据规定,大理丞在作出判决后,需负责召集被告家属,向他们宣读判决内容,并询问他们是否接受判决。

在他任职期间,每年处理的积压案件超过一万七千件,这几乎完全符合民众的期望。在冤案充斥的秦朝法律体系下,这样的成就实属难得且极为罕见。而且,狄仁杰还曾担任过侍御史等与司法相关的职务,因此,后人对他在司法案件上的事迹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忽略了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后人的美化与附会,狄仁杰逐渐被塑造成了一位卓越的“神探”。

实际上,情况远比这复杂。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狄仁杰亲自审理的案件是有严格的级别规定的,并非所有大小案件、无论性质如何,他都能凭借“神断”能力一一解决。在唐代,负责全国刑法和徒隶、勾覆、关禁等政令的机构是刑部(刑部,掌管全国刑法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狄仁杰在其职业生涯中,唯有在大理丞及侍御史的任期内,其角色才近似于现代的法官,得以依据法律制度进行审判。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狄仁杰担任大理丞和侍御史的时期相对较短。

在大理进行审判的案件同样设有等级界限:若是京城的官府,那些被判徒流以上的案件会被送至大理寺审理,而杖刑以下的案件则由原审官府判决。至于金吾卫抓获的犯人,同样也会被送至大理寺处理。只有符合徒刑标准(古代刑罚体系中的五种刑罚之一,大致等同于现代的流放与劳改)的案件,才有资格在大理寺接受裁决。通常情况下,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多为高级别案件,类似于现今的最高法院或检察院所处理的案件。

此例足以阐明。在仪凤元年的九月,大将军权善才不慎砍伐了太宗陵墓旁的一棵树,高宗皇帝遂下令将其处死。然而,狄仁杰认为依照律法,其罪行尚不足以致死,遂向皇帝进言:“陛下若因昭陵的一棵柏树而杀一将军,千载之后,世人将如何评价您的统治?”最终,皇帝减轻了对权善才的处罚。据此观察,大理寺主要介入的是重大案件以及涉及大臣们的违法行为,而非日常百姓间的细小争执,亦或是那些错综复杂的神秘案件。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3张

权善才(640—716),唐高宗朝大臣,将领

此事过后,狄仁杰被委以侍御史之职。此职位大致等同于现今的检察官,主要负责纠举弹劾,而弹劾的对象则是中央各部、司的官员。尽管侍御史的官阶并不高,仅为六品之下,然而由于常驻朝堂值勤,他得以频繁接近皇帝,因此其地位实际上超过了大理丞。正因为如此,他更不可能亲自涉足处理那些普通的冤案、案件。

因此,我们能够明确,狄仁杰在审理冤案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然而,我们绝不能仅仅用一个“神探”的称号来取代他的官职,而且,狄仁杰的形象远不止于一个“神探”这么简单。

狄仁杰仅仅是“神探”吗?

狄仁杰生平曾历任诸多地方及中央要职。无论身处地方还是中央,抑或远征边疆,他始终秉持着为国为民的信念,切实地推行了一系列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仁政。这些载入史册的举措,正是我们应当敬仰并效仿的典范。

一、直言不阿

在担任侍御史期间,狄仁杰敢于与那些谄媚奉承、依仗宠爱滥用职权的人展开抗争。当时,有一位名叫王本立的左司郎中,他依仗宠爱而行为放肆,狄仁杰便向皇帝上书,揭露其罪行并请求对其进行惩处,然而皇帝却下令赦免了他。狄仁杰并未就此罢休,他再次上书,坚决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王本立被判定有罪。这一事件在整个朝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司农卿韦弘机为迎合皇帝的喜好,力劝其大兴土木,建造众多宏伟的宫殿。狄仁杰遂上书弹劾,指出韦弘机诱导皇帝追求奢华生活,耗费民力财力,恳请对其予以惩处。最终,皇帝被迫向狄仁杰屈服,将韦弘机罢免,并将其交付刑部进行审判。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掌权之时,酷吏肆虐,朝廷之中笼罩着一片恐惧与压迫的阴霾。然而,狄仁杰未曾向这些权势集团屈服,他凭借职权,与酷吏来俊臣,以及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展开了或公开或隐蔽的斗争。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4张

二、仁政爱民

在他任职期间,亦或在狄仁杰逝去之后,人们对他赞不绝口,铭记于心的,是他那些仁爱于民、施行仁政的种种举措。

某次,皇帝亲临汾阳宫,狄仁杰执掌知顿使之职。当时,并州长史李冲玄征召了数万民工,为了皇帝,他们正忙于拓宽驰道。狄仁杰果断阻止了这一劳民伤财的行为。皇帝听闻此事,赞叹不已:“真乃大丈夫也!”

还有类似情形存在。武则天信奉佛教神灵,曾颁布命令打造巨大的佛像,耗资可能高达数百万,官府无力全部负担,于是发布诏令要求全国僧侣每日捐献一钱以资赞助。仁杰进言:“如此工程,最终受损的必然是普通百姓,而鬼神自身并不能创造财富。当前边疆局势不稳,应当减免赋税,此举既耗费官府财力又耗尽民力,若将来某地遇险,又怎能及时救援?”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取消了工程。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5张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朝廷意图派遣军队征讨西域,以彰显大唐之威,遂颁布命令,令民众守卫疏勒四镇,此举令百姓心生怨愤。狄仁杰遂上奏进言神断狄仁杰哪里有超清版,建议开垦荒地,指出长期征役将导致怨声载道,旷夫怨女增多。此外,还可能引发灾害频发;害虫肆虐,水患旱灾接连不断,从而耗尽国力。

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部族的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了冀州,导致河北地区动荡不安。那时,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前任刺史因惧怕敌人进攻,逼迫民众修筑城墙,储备军备,日夜守卫城池。狄仁杰却认为,“敌人距离我们尚远,何须自乱阵脚?若敌人真的来袭,自有应对之策,何必让百姓受苦?”于是,他让百姓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契丹听闻此事后,便自行撤退。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就为他立了生祠表示纪念。

狄仁杰曾身兼河北安抚大使之职。彼时,突厥部族侵袭赵、定(河北地区),大肆杀戮抢掠,众多百姓被迫从军。突厥撤退后,这些百姓因恐惧政府追责,纷纷四处逃散,此举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影响。仁杰遂上奏朝廷,恳请赦免河北百姓。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特赦了这些死囚,将死刑改为流放,从而安抚了百姓,稳定了局势。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6张

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狄仁杰展现出了当时极为罕见的温和与平等态度。宁州,位于现今甘肃的宁县和正宁地区,是一个民族构成相对复杂的区域。担任宁州刺史一职后,狄仁杰特别重视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秉持着公平对待的原则,确保境内居民能够和谐共处。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赞誉,人们尊称他为狄使君,并为他立下了德政碑以示纪念。

垂拱四年(688年)之际,狄仁杰再度被委以豫州刺史之职。此时,越王李贞发动叛乱,最终兵败如山倒。因此次兵变,众多无辜者被牵涉其中,其中两千余人面临死刑。狄仁杰遂解除他们的刑具,并向武则天呈上密疏,阐述道:这些人均系被牵连而误入歧途神断狄仁杰哪里有超清版,并非有意与朝廷为敌。他恳请皇帝予以同情,宽恕他们的罪行。最终,朝廷下令免除死刑,准许他们前往边疆戍守。

数月之后,流放者行列抵达宁州,当地的长辈们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并感慨道:“正是我们的狄使君将你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众人于德政碑(即前文所述宁州百姓所立之石碑)前悲痛不已,齐声哭泣。随后,他们依照习俗斋戒三日,继续前行。最终,这二千余人抵达了目的地,并为狄仁杰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三、拥立太子,兴复唐室

对后世的历史学家而言,狄仁杰生平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无疑是复兴唐朝皇室。

圣历元年,即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与武三思多次派遣使者游说太后,意图让其立为太子,以便继承皇位,篡夺李唐的江山。与此同时,众位大臣纷纷劝说武则天顺应民意,将政权归还给被流放的庐陵王李显。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武则天陷入了犹豫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狄仁杰凭借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从母子亲情的立场出发,对武则天进行了劝说。

他言道:“若您选定儿子继位,您便能在千秋万岁之后,于太庙中受到供奉,子孙后代将对其进行祭拜;而若您选择侄儿为太子,我们未曾听闻有哪位侄儿登基后,会将姑母尊崇于庙宇之中。”正是这番话让武则天有所领悟,她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他为皇嗣,从而使得大唐的江山得以延续。鉴于此,继武则天之后的李唐诸帝,都对狄仁杰保持着崇高的敬意。这也是狄仁杰得以青史留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7张

唐中宗李显(656—710),唐朝第四位皇帝

四、知人善任,推荐贤才

狄仁杰,身为忠诚于国家的宰相,具备识人辨才的卓越能力,且始终秉持着选拔贤能的宗旨。某次,武则天陛下命他推荐一位堪当将相之才,他便向陛下推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陛下随即擢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不久后,武则天再次要求狄仁杰举荐人才,狄仁杰回应道:“先前所荐的张柬之,尚未得到任用。”武则天则告知他,张柬之已被提升。狄仁杰接着说:“我所推荐的张柬之,足以胜任宰相之职,而非仅能担任司马。”我所推荐的这位人选,具备宰相级的才能,并非仅仅适合担任司马一职。在唐代,州是主要的行政区域之一,州官被称为刺史,其下属官员中包括长史和司马等。其中,司马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为清闲的职位,常用于安置那些被贬谪的官员。

狄仁杰鼎力推荐,张柬之迅速得到武则天的提拔,晋升为宰相。嗣后,在狄仁杰逝世的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抓住武则天病重的时机,拥立唐中宗重返皇位,为恢复唐朝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勋。

狄仁杰陆续推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众多忠诚正直、才智过人的官员,这些官员在武则天信任之下,使得政坛风气焕然一新,朝廷内涌现出一种刚毅正直的风气。此后,他们均成为了唐代复兴时期的杰出大臣。

狄仁杰对于少数民族的将领,亦能选拔贤能之人。契丹的勇猛将领李楷固,曾数次率领军队击败武则天的军队。然而,后来兵败投降,有关部门建议将其处斩。狄仁杰却认为李楷固具备出色的将领才能,若能宽恕其死罪,他必将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于是,狄仁杰上奏皇帝,请求免其罪责,并授予他官职,委以重任。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楷固等人率领军队征讨契丹残余势力,最终胜利归来。武则天为此设宴庆祝,她举起酒杯对狄仁杰说道:“这全是您的功劳。”

狄仁杰以其识人慧眼著称,有人便对他说:“天下英才,皆汇聚于您的麾下”,意指众多杰出名臣贤士均效忠于狄公。

在久视元年(即公元700年)的九月,狄仁杰因疾病不幸离世,享年七十一岁。他的离世,使得武则天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她感慨道:“朝廷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才!”

《唐书》中以史臣的口吻给狄仁杰以高度评价:

史臣评论道,即便君主无道,只要有七位敢于直言的忠臣,仍能保有其江山。正是狄仁杰一人之力,使得庐陵得以复位,唐朝国运得以复兴。有人质疑,对狄仁杰的赞誉是否过分。对此,我回应道:在革命之际,奸佞之徒众多,若非真心诚意、全力以赴、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家庭,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狄仁杰即便面临死亡也不退缩,他的忠诚和正直显露无遗,即便遭遇冤杀无辜之人,也能让他们最终敬畏大义。最终,他保住了天下,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四、并非完人——妒忌、贪婪的狄仁杰

回顾狄仁杰的一生,我们可以称他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其光辉主要在于他担任官职期间对百姓的关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相较之下,他在断案方面的成就,只是庞大成就中的一小部分,如同森林中的一片树叶。然而,后人却往往只看到这片树叶,而忽略了整个森林的广阔神断狄仁杰哪里有超清版,只看到了局部而未能全面了解。

金子虽无瑕,人亦非完。在审视任何个体或事件时,都应持全面视角。同理,对于狄仁杰,我们既要肯定其卓越之处,亦需正视其身上不可避免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阴暗面。

武则天重用如来俊臣等严酷的官员,推行恐怖政治,当时担任春官尚书的狄仁杰以及天官侍郎任令晖、文昌左丞卢献等五位官员,均遭受诬陷而被关入狱中。来俊臣运用各种残酷的刑罚,逼迫狄仁杰承认犯有谋反之罪。他声称,若狄仁杰肯认罪,将依照旧例减免死罪。狄仁杰在忍受不住刑讯之苦后,被迫承认自己谋反:“大周革新,万物更新。我作为唐朝的旧臣,愿意接受诛杀。我的反叛确实属实。”有人提出,狄仁杰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然而这一点也真实地揭示了他性格中较为柔弱的一面。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8张

狄仁杰担任宰相期间,其堂姨卢氏居住在午桥南面的庄园。这位堂姨独子一人,与亲友鲜少往来。狄仁杰在闲暇时分,常会前往庄园探望卢姨。一日,恰逢其表弟狩猎归来。表弟入室后,便服侍母亲用餐,并与狄仁杰随意地打了个招呼,既不特别讨好,亦无过分恭维之意。仁杰向堂姨言道:“如今我身为朝廷宰相,表弟若有所愿,我定当竭尽全力,助他达成心愿。”卢姨回应道:“宰相之位,权势显赫,非同小可。我仅有此一子,不愿他前往侍奉女皇。”狄仁杰闻言,心中深感羞愧。

《大唐新语》中亦有一则记载:在唐高宗时期,一位名叫娄师德的宰相,其任职长达四十余年,他勤勉不懈,忠诚稳重。狄仁杰之所以能成为宰相,全赖娄师德的暗中举荐。及至狄仁杰与娄师德共同担任宰相后,狄仁杰却对师德颇感轻慢,且屡次排挤,意图将他贬谪至地方。师德对此毫不在意。武则天察觉到了这一切,便向狄仁杰询问:“师德是否贤能?”狄仁杰回应道,娄师德为人十分谨慎,至于他是否具备贤能,狄仁杰并不了解。这其中的言外之意,显然是否定的。武则天接着询问狄仁杰:“师德是否懂得识别人才?”狄仁杰回答:“我曾与他共事,未曾听闻他有过识人之能。”武则天表示:“朕之所以任用你,正是因为娄师德推荐了你,这也足以证明他识人的能力。”狄仁杰听后,深感惭愧,退下时叹息道:“娄公品德高尚,我得以被他容纳,却无法窥见他的深浅。”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9张

娄师德(630—699),唐朝宰相,名将

娄师德以其宽容大度、与世无争的品质,流传着不少佳话。他有一弟弟即将被任命为代州都督,在弟弟即将启程之际,娄师德告诫道:“我并无过人才能,如今你将成为显赫的官员,我们一家若过于显眼,难免会招致他人嫉妒,你打算如何应对?”弟弟回答道:“今后即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也不会责怪他,自己擦掉便是。”如此一来,或许便不会再让兄长忧虑了吧。”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所忧虑的。别人对你吐唾沫,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愤怒,你若将其抹去,岂不是在激化他们的怒火?唾沫不拭自会干涸,你为何不能笑着接受呢?”如此心胸开阔、宽容待人的人,狄仁杰却不能容纳,甚至恩将仇报,由此可见,狄仁杰的心胸并不算十分宽广。

《太平广记》中亦提及狄仁杰气量狭小,对仇恨必报之事。曾有一度,狄仁杰遭贬,途径汴州,意图逗留半日。然而,开封县令霍献可紧迫追捕,令他不得不即刻离开县城,踏入县界之外,因当时唐律明文规定,贬谪官员出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狄公对此怀恨在心。待狄仁杰重返朝廷,官至宰相之位,霍献可已晋升为郎中。狄仁杰欲对霍献可进行报复,却未能得逞。

武则天指派狄仁杰挑选御史中丞,他先后两次接受命令,却都未能记住。之后,武则天再次提及此事。狄仁杰匆忙应对,未能给出答案,心中只忆起霍献可,于是上奏称霍献可堪当此任。武则天听从建议,下旨提拔霍献可为御史中丞。狄仁杰后来对霍献可感慨道:“我昔日对你心怀怨恨,今却推荐你,方悟这是天意,岂能任凭个人意愿?”尽管他推荐了霍献可,然而正如他本人所坦言,这并非他的初衷。这一行为也显露了狄仁杰心胸狭窄的一面。

在朝廷之中,狄仁杰也曾出言不逊。身为秋官侍郎的狄仁杰,曾对同僚卢献嘲讽道:“阁下骑马如同骑驴。”——此言源于“卢”字与“马”字组合成“驴”字。卢献不甘示弱,回应道:“将阁下之名拆分,便成了两只狗。”狄仁杰辩解道:“‘狄’字旁有犬,旁边又有火。”卢献紧接着反驳:“犬旁有火,那便是煮熟的狗。”这种玩笑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显得过于放肆且不合时宜。这固然与唐朝时期文明开放的大背景有关,因此在那时的官场中,调侃和互相谩骂成为一种不雅的习俗。

唐代时期,有位名叫浮休子的人物,他与自己的门客一同对当时的名流进行品评,曾言:“娄纳言(即上文提到的娄师德)性情坦率又和善,宽容而又严谨,外貌看似愚钝实则睿智,表面看似懵懂实则明悟,宛如浩瀚的波涛,深邃而不污浊,又如经过百炼的丝线,不易受损,真可称之为品德高尚的君子。”

谈及狄仁杰,浮休子评论道:“他对经典历史有初步的了解,能撰写一些文章,勇于向皇帝进言献策,颇具古风。他主张废除多余的祠庙,品德坚毅,心怀坦荡,不受邪恶影响。他胆识过人,气魄非凡,处理事务明智果断。然而,晚年他沉迷于财富,如同晋朝的和峤,才智横溢、成就斐然,却亦贪婪吝啬。”

由此可见,狄仁杰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然而,鉴于他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形象以及他在朝廷中的显赫官位,这些缺点鲜少被人提及。

五 、狄仁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传奇?

狄仁杰的众多传说与故事,不仅在当代广为流传,在唐代时期亦已颇具盛名。其中,不乏一些较为真实的奇闻轶事,而另一些则纯粹是虚构的神秘鬼怪传说。唐代诸多笔记小说如《太平广记》、《朝野佥载》及《隋唐嘉话》中记载颇丰,至于后来,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更是纷至沓来,诸如荷兰作家高罗佩所著的《狄公案》以及众多影视作品等,其中虚构的成分占据了很大比重。狄仁杰为何拥有如此众多的传奇故事呢?

狄仁杰的经历与生平事迹紧密相连。无论是在地方担任官职还是在中央供职,他始终关心民众,施行仁政,为百姓谋福祉,做了诸多有益于民的好事。在他生前,众多州县的民众为他建立了生祠以纪念他的德行,而用其他方式表达敬意的行为更是数不胜数。社会在艺术领域的创造力极为丰富,因此,狄仁杰的形象在众多民间传说中得以显现。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狄仁杰的形象在众多神鬼故事和传说中被神话化、被推崇,受到了极高的尊敬。这便是其中一个原因。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10张

此外,鉴于狄仁杰在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全力以赴地支持太子登基,复兴唐朝王室,使得李唐皇室得以重振,这在李唐统治者的眼中,以及历史学家的评价中,无疑是巨大的功绩,远超其他中兴之臣。因此,在他去世之后,他获得了众多荣誉:被追赠文昌右相之职,谥号文惠。中宗登基后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又追赠他为司空。睿宗继位后,又封他为梁国公。天宝六载正月,皇帝特地颁布诏令:中宗室中,狄仁杰、魏元忠、王同皎等十一人被赐予配享之礼。对于大臣而言,能够进入皇族的神庙,与历代皇帝一同参与祭祀,名垂青史,这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众多历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对狄仁杰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主要归功于狄仁杰在维护李唐王朝统治利益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政治领域所展现出的卓越才能。

此外,佛教与道教为了各自的宣传目的,同样在传播过程中为狄仁杰塑造了形象。佛教中讲述的是狄仁杰“保全名节,建立功勋”的传说,而道教则传颂他“望云思亲”的故事——记得有一次,狄仁杰外出巡访,路经太行山脉,便攀上山顶观赏云彩,心中感慨万分,对身边的随从说道:“我的亲人便住在那片白云之下啊。””徘徊了很久,禁不住流下了思亲之泪。

因此,在北京白云观的“二十四孝”故事中,便收录了望云思亲的传说以及此首诗歌:日夜思念亲人心灵受创,攀登高峰望母泪水不断;身处高位仍怀抱孝心,既无愧于臣子亦无愧于百姓。正如后世所赞誉:儒家、佛家、道家均以狄仁杰为楷模,狄仁杰的为人处世达到了如此境界,实乃千载难逢。

狄仁杰的一生,堪称宦海沉浮。作为统治阶层中的杰出政治人物,他每担任一职,无不牵挂民生,政绩显著。当他在宰相之位上时,积极辅佐国家,对武则天的诸多弊政进行了纠正。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狄仁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第11张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市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附近。

祠堂碑位于现在的河北大名县孔庄村北。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猛戳这里→点击入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多彩生活知识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czhishi.com/post/2757.html

分享给朋友:

“狄仁杰真是“神探”吗?他为什么会被当成“神探”|文史宴” 的相关文章

动植物百科全书哪个版本好

动植物百科全书哪个版本好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知识犹如璀璨的星辰,散布在各个领域。从神秘的动植物世界到深邃的人文社科领域,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智慧,一场百科大全的知识盛宴正悄然拉开帷幕。动植物,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生存方式,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走进动植物的世界,仿佛踏入了一个...

艺术史名画

艺术史名画

艺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心灵的寄托,是他们对世界、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表达。从古老的洞壁画到现代的多媒体艺术,艺术史见证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每一颗璀璨的明珠都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的创作故事。在艺术史的早期,洞壁画无疑是最为神秘和引人瞩...

健康生活百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妙招

健康生活百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妙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疾病时常会困扰着我们。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预防妙招,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妙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 合...

生活百科:家庭电路故障排查

生活百科:家庭电路故障排查

家庭电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的家庭提供了电力支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家庭电路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学会家庭电路故障排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常见的家庭电路故障类型1. 短路短路是家庭电路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当...

生活百科:常见衣物材质辨别

生活百科:常见衣物材质辨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衣物材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如何辨别常见的衣物材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物,并且在保养和清洗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衣物材质的辨别方法。一、棉质衣物棉质衣物是最常见的一种材质,它具有吸湿性强、透气性...

生活百科:厨房节水小技巧

生活百科:厨房节水小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用水大户之一。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技巧,我们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既环保又经济。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厨房节水小技巧。一、清洗餐具1. 先刮掉餐具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然后再用水冲洗。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同时也能减轻洗碗机或水槽的负担。2. 洗碗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洗涤剂,避免过度使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