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可以 但“吃花”还得谨慎点
“花痴”可以 但“吃花”还得谨慎点
五月,槐花的香气弥漫,正值槐花繁盛的时节。古语有云,美景令人食欲大增。槐花不仅美不胜收,更是餐桌上的佳肴。在不少地方,人们将槐花制成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槐花炒蛋、槐花粥等各式美食。我国并非独有食花传统,全球各地亦存有各自独特的花卉美食:澳大利亚人喜以新鲜的金莲花佐色拉,墨西哥人则将仙人掌花融入菜肴与点心之中,而日本人更是将樱花制成樱花饼与樱花饭……然而,人们究竟是从何而来这种食花的习惯?难道花类的食物真的比蔬菜更加富有营养吗?
吃花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食物视为生命之本“花痴”可以 但“吃花”还得谨慎点,对于那些盛开的花朵,古人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在我国,至少有着两千多年的食用花卉的历史。其中,最早被食用的花卉是菊花,这在《诗经》中的“采蘩”篇就有记载,指的是采摘那些洁白的野生小菊花,这被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食用花卉的记录。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也曾提及食用菊花的经历,称之为“夕餐秋菊之落英”。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直接食用花卉的习惯,菊花既可入药,也可作为菜肴。饮食文化的演进使得汉代时期,人们开始尝试各种花卉的食用方式,菊花酒、兰花酒以及芍药酱成为了热门。在唐代,重阳节时甚至流行起了吃菊花的习俗。武则天在位期间,花卉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每年农历二月,不仅有游园赏花的盛事,宫女们还会一同采摘花朵槐花可以长期泡水喝吗,制作出宴席上的佳肴“百花糕”。到了宋代,食用花卉的风气盛行,普通百姓家中也普遍制作各种花汤。而元代则出现了最早的熏制花茶,人们开始饮用花茶。在清代,鲜花被用作食材,其制作技艺已超过二十种,堪称汇聚了历代食花之精华,时至今日,将花朵融入饮食依旧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饮食传统。
现今,花卉不仅可以凉拌、热炒、炖煮成汤、泡制为茶、烘焙成点,还能作为其他美食的调味品,同时,它们也是制作饮料和啤酒的重要原料。
花中含特殊物质不能长期吃
人们这么热衷于吃花,是不是因为花比菜更有营养呢?
张秀新,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指出槐花可以长期泡水喝吗,蔬菜与花卉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它们均属于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花朵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而叶片则是负责营养吸收的器官。至于哪一种更富含营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实际上,蔬菜的范畴中还包括了花朵,比如我们日常所食用的菜花,就是一种可以直接食用的花部器官。
近年来,众多研究揭示了花卉的营养价值。这些研究表明,花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近百种有益成分,其中包括22种氨基酸、16种维生素、2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类脂、核酸、生长素、酶类和抗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张秀新表示槐花可以长期泡水喝吗,在中医理论中,各类花卉均具备各自的功效“花痴”可以 但“吃花”还得谨慎点,茉莉花便有清热解毒之效,牡丹花则擅长泻火散瘀,月季花可提炼香精,制作蜜饯,金银花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而百合花则擅长止咳。
既然食用花卉能够带来诸多益处,那么为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食用蔬菜而非花卉呢?
张秀新指出,花卉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不宜长期摄入,这或许正是为何花卉的食用不如蔬菜普遍的原因。以北方为例,人们有食用槐花的习俗,然而槐花在人体内会分解出一种具有感光性的物质,部分人群对此物质较为敏感,若在食用槐花后遭受阳光直射,可能会引发代谢问题,甚至导致日光性皮炎。又如蒲公英在中医中具有消炎功效,但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人群来说,则不宜食用。王力荣,一位资深的桃花研究专家,他指出,桃花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具有排毒和美容的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排毒,但若摄入过多,则可能导致腹泻。
范志红营养学家强调,花瓣中常含有药用成分,并非所有体质的人都能适用。以菊花、金银花、桃花为例,它们各有其药效,或用于清热,或用于泄下。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花瓣时,应将其视为药物,而非蔬菜。
没人吃过的花千万别碰
近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食花行列,然而,诸如一品红、曼陀罗、马蹄莲等花卉,它们各自含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不仅如此,有毒植物的毒素含量还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植物仅在新鲜状态下具有毒性,一旦经过加工处理,其毒性便会降低甚至消失;而有些植物含有微量的毒素,只有在大量摄入的情况下,人才会表现出中毒的症状。”张秀新说,对于这些花,千万不可乱食、多食,以免发生中毒。
她提出:“在享用花卉时,既要尊重传统,也要遵循科学的建议。” 例如,那些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食用的花卉是可以食用的,而那些既被列入食品目录又被视为药品的花卉同样适宜食用。近期,我国对花卉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和加强,将包括丁香、菊花、槐花、桃花、荷花等在内的上百种花卉纳入了可食用花卉的行列,这些花卉不仅可食用,还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性。未列于清单的食品需谨慎对待,那些从未有人尝试过的花卉,绝对不宜食用。(唐芳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