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过审 称可边筹款边补材料
轻松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过审 称可边筹款边补材料
轻松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过审 称可边筹款边补材料
新京报新京报官方账号2019.05.0800:28
众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也能过审
提交PS诊断证明,轻松筹审核通过。
轻松筹截图
三家众筹平台都会显示此类“发起人承诺书”。
爱心筹截图
爱心筹不断发通知,提醒转发链接。
爱心筹截图
近期,有关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身患疾病轻松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过审 称可边筹款边补材料,其家人发起百万众筹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疑问。众筹的资产门槛是否合理?筹款数额是否偏高?网络众筹平台在审核方面是否尽到了责任?为此,新京报记者在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大知名网络众筹平台上尝试发起筹款,结果发现,提交申请并通过审核的过程相对简单,病情、医疗费用、财产状况等因素似乎并未对筹款金额产生实质影响。三家客服向记者透露,可以先通过转发链接进行筹款,后续的相关证明材料将逐步完善。
体验1 设限50万 三家平台要求不同
记者逐一访问了三家网络众筹平台,在输入手机号码后,随即被指引至各自的公众号页面进行信息填写。这些平台要求填写的资料大体一致,涵盖了众筹资金数额、求助详情、发起者或求助者的身份证号码以及医疗相关证明等。
在水滴筹中,当众筹金额超过五十万元时,系统会自动显示“筹款金额不得超过五十万元”的警示信息;而在轻松筹平台,一旦金额突破五十万元,用户需额外填写大额筹款的病情详情和目标金额轻松筹帮他证实内容怎么写,或者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图片;爱心筹则明确指出“筹款目标不得超过五十万元,若确实因治疗需求需筹集超过五十万元,请考虑发起多个筹款项目”。
在疾病名称一栏,若对具体病症不甚明了,则无需填写;尽管记者提交的水滴筹求助说明与诊断证明内容存在出入,但这并未对申请的批准造成任何影响。
体验2 明显PS的证明最快2分钟通过
为了检验网络众筹平台的审核效果,记者选取了一张像素较低、经过后期处理痕迹明显的诊断证明,并在三家不同的平台上进行了提交操作。
水滴筹与爱心筹仅需两分钟便可完成审核,随即显示转发筹款资格;而轻松筹则在申请后一分钟内予以拒绝,并要求补充患者姓名、疾病种类、就诊医院及费用等相关信息。记者在补充了疾病名称后重新提交,申请随即获得批准。另外,水滴筹和爱心筹还配备了客服进行一对一指导填写,然而在沟通过程中,两位客服并未对申请者的信息进行详尽核实。
记者转发测试发现,三条求助链接均可正常接受捐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S的诊断证明显示确诊(病情加重)的时间与证明的出具时间相隔了四年以上,然而在整个申请提交至审核通过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家众筹平台对此提出过任何疑问。
体验3 三平台均显示用户协议类内容
记者注意到,在填写完毕所有内容后,提交按钮上方有一行细小的文字提示“已阅读并同意”,同时,三个平台均展示了《个人求助信息发布规定》《用户使用条款》以及《隐私保护政策》等相关的协议文件。
重新点击方可浏览相关内容,文中明确指出轻松筹帮他证实内容怎么写,资料的提交者与请求援助者需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时效性承担相应责任,且不得编造或隐瞒事实。同时,该平台不对发起者与求助者收取任何费用,亦不对最终筹集的款项作出任何保证。
平台发布的信息,其真实性或准确性无法得到绝对保证,捐赠者需在理性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自行决定是否进行捐赠或资助。
三家平台的相关协议明确指出,一旦平台察觉到发起方存在任何虚假陈述、伪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平台将拥有自主权,对相关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终止筹款在内的相应措施。
轻松筹平台明确表示轻松筹帮他证实内容怎么写,在特定情况下,它保留对协议内容进行调整的权利。一旦条款发生变动,若用户继续使用该服务,这将被视为用户已无异议地接受了更新后的协议内容。
记者点击了相关的求助链接轻松筹申请提交PS诊断证明过审 称可边筹款边补材料,注意到资料证明区域有一行字体较小的文字提醒:该项目的资料并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的信息范畴,信息的真实性由发布者个人承担。然而,当记者进入支付页面时,并未看到这样的提示信息。
追访
客服:可以边筹款边补材料
记者与三家平台的客服人员取得联系,他们均回应称,鉴于每期的筹资时间限定为30天,因此可以在筹资过程中同步完善所需的相关资料。
在筹款活动截止之前,确保提供完整的资料信息,病情、医疗开支、资产情况等相关材料,均不会对筹款目标的数额产生影响。
记者询问是否会对医院进行信息核实时,水滴筹表示,一旦发现提交的材料有显著问题,便会从患者那里获取医院科室的联系方式,进而进行核实。
观点
贾西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平台应明确关键信息提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的副院长贾西津在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指出,尽管网络平台不对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无限责任,但它们仍需制定详尽的证明要求,并明确在申请流程中对于信息真实性、信息披露以及责任承担等核心信息的提示。
贾西津提出,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平台在信息录入阶段,可以简化用户界面和操作难度,然而,核心步骤是不能省略的。首先,应当优化申请流程,确保参与者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例如增设声明签字、自行承担责任、了解权利等明确的签字步骤;其次,在信息公开方面,应当建立一套社会能够发现信息的机制。此外,还应建立应急预案,一旦涉及违法问题即对责任人追责。
贾西津提出,当前亟需加快构建一个“信息个人负责”的体制。他指出,我国社会目前正面临机制错位的问题,责任本应归属信息提供者,却转嫁给了监管者,这导致了一些人趁机作弊。我们应当通过优化流程,让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同时,通过严厉的惩罚措施,使造假者心生畏惧。过多的监管与审查未必是积极的迹象,它可能导致相关主体忽视自身责任,进而将责任推卸给审核人员。贾西津如是表示。